机械设计与研究

奋战在无人区

 

在无人区,他们克服千辛万苦,终于完成勘测任务。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更在于精神。

熟悉线路野外终勘的人都知道,他们每天的工作大多和崇山峻岭有关。

一部《大山里的共和国建设者》,讲述了规划设计集团西南院勘测设计人员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平淡却不平凡的工作。他们穿梭在密林荒野之中,技术难题、团队协作、安全风险都是要面临的棘手问题,而在他们脸上却看不到丝丝退意,点点畏惧,散发出的是一股笃信的力量。

这股力量的背后,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这一次,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勘测外业工作中最“苦”的无人区工程。

西南院中标的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无人区位于美姑县和马边县交界处,属于重覆冰区域,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气温长期在0摄氏度上下徘徊。1队驻扎在了线路海拔最高的3000米大谷堆山顶,配备了10名当地后勤保障人员以及一个马队;2队依托深山老沟里的小水电站,住在了“蚂蟥沟”旁。以天为盖地为庐,住帐篷、钻睡袋、白天穿梭于光影斑驳的密林中,晚上在苍穹夜空下对酒当歌。

岩土专业徐爱淞一个人孤独的坐在桌子角落,时不时的翻动衣角,白色卫生纸已经血迹斑斑。

他被蚂蟥咬了。

尽管2队提前做了近乎完美可靠的防范蚂蟥方案:携带药品,要求工程队员绑腿、尽量减少皮肤外露,砍伐潮湿树丛等等,但仍然对这种神出鬼没的毒虫无能为力。蚂蟥咬进工程队员身体之后,须第一时间拿烟熏,抹食盐,逼迫它提前钻出来,要不然就只有听之任之,等待它吸饱后自行出来。而留给工程队员身体的,就是一个个久不愈合的伤口。

2队的其他队员们周身,也都布满了蚂蟥疤痕。在工作之余,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短片《血战蚂蟥沟》,从片中窥见的却是自内而外散发出的乐天派精神。

我想,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精神!

白鹤滩无人区外业勘测1队自登顶驻扎,就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现场的勘测工作。每天工程队员用以解渴的都是由马帮驼上山的纯净水。极大的体力消耗、苦寒的山顶环境,干得烟熏火燎的喉咙,让他们总想喝点其他有味道的饮料解解馋。

10月15日,山下的后勤保障人员买了可乐带到了山顶驻地,但限于运力,只有6瓶。队员们看到可乐后犹如饿虎扑食,拧开瓶盖就猛灌,中间都不打一下嗝的。那种极致的爽口感,我相信拿一瓶茅台老窖都换不来。

1队自从在3000米海拔的大谷堆山顶驻扎下来,天公就没有作美过,每天淫雨霏霏,白天零上5度,夜晚零下5度。工程队员们每天在竹林、树林中穿梭,内出一身汗,外淋一身雨,从头到脚早早的就湿了个遍。

大本营的帐篷里里外外也是潮湿难挡,睡觉的防潮垫和简易隔水油布也无济于事。工程队员们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整理完当天的资料,剩下的时间全部拿来烤衣服。

刚到无人区的前几天,大家干劲十足,对恶劣寒冷的天气还无所畏惧。可连续几天身上从没有干过,工程队中就有人被这残酷无情的现实环境击垮,倒下了。

第三天晚饭后,首先是随行的一位当地临时民工向工程队咨询是否有感冒药,声称自己感冒了。

第四天晚上,是岩土专业的梅子广和结构专业的陈俊帆。

第五天,工程队加随行的临时民工有一半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冒症状,鼻涕不止,周身酸痛。

在来不及补齐感冒药品的情况下,工程队只有实行“配给制”。

“你症状严重些,多吃一顿,我还挺得住”

“不不不,我没事,你看这位老哥都在打哆嗦了,你把药给他吧!”

就这样,“配给制”沦为了白纸,大家互推互让把感冒药分而食之,坚持到了后勤药品补给。

搞电力工程野外勘测难,搞无人区线路工程更是难上加难。公司的这群青年职工们没有辞职去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却把每一天都过成了旅行。“冲锋在前,吃苦在先”,无人区每天都在上演着意想不到的感人情节,我相信这些宝贵经历会反哺他们终生。

向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们,致敬。E&CT

上一篇:志怪传奇中中原妖怪的视觉形象设计探索
下一篇:没有了